把部队运动到维也纳城的后方,切断敌军与后方的联系,任务艰巨而光荣,在场的老总们谁都不承认自己是孬种,自然得争先恐后地报名参战。
他们摆战绩,说能力,个个都是顶呱呱。
皇帝说手背手心都是肉,实在难以决定啊。
老总们以为要抽签时,皇帝说道:“这个任务就交给第十军吧!”
第十军军长李定国战斗勇猛,作风顽强,对待士兵宽厚,军法严明,大家是服气的,因此无人再争。
李定国霍然起立,慨言道:“我军必当稳如壁垒,阻挡敌军,切断敌军交通,请陛下放心!”
选出了李定国之后,张家玉说要在维也纳的左右两翼各安排一个军侧击维也纳,试图找寻战机。
这也是桩很好的任务,将军们都很雀跃。
“陛下钦定,就派第六军(李成栋)出击敌城左翼,由第九军(刘文秀)出击敌城右翼,正面有御林军、第二军、第四军、第七军、第八军,待会后发给你们战区图,进驻各自的防区!”张家玉在大地图上指指点点,指出各军的战斗部署,军长们认真地作着笔记。
第十一军军长窦名望听得纳闷,貌似没有他的事,但很快张家玉就分派了一个任务给他,他的部队将作为进攻意呆利的前锋,虽然没参加攻克维也纳的战斗中,但以后攻打它国首都的事情少不了,这次没轮上下次会有份,因此他高高兴兴地接受了任务。
会议开得简单,真正要做的事情不少,包括详细的防区部署,后勤的供给等等,得靠参谋与后勤军官的努力来完成,这是会后的事了,高级军官则掌握大方向而已。
十七世纪的战争不同于以前,以前大家训练军队,运输军粮,上到前线,亮相开战,任务相对简单。
现在则要讲究情报,火力掩护,加强工事,更多的物资运输,仅拿物资来说,以前只要运送军粮,顶多是一些补给的箭枝、帐篷和军衣什么的,现在则有大量的炸弹、火油弹、弓箭、弹药等等要运输,以前的炮直径小,如今的大炮需要的弹药量多得多,注意运得出来,运得到,整个流程非常的复杂!
南华军已经适应了这场战争,主要是人手到位,比如“参谋”位置的设立,让高级军官从大量的繁琐的事务中脱身而出,否则高级军官就沦为文书了,别说战斗,光是情报资讯就可以将他们给淹没了。
颜常武作归纳总结,他先说明了此战的重要性:“奥地利是中欧大国,我们只要拿下维也纳,就可以震动全欧洲,我军将士气大振,白皮则将闻风丧胆,所以此战必须胜利,也一定能胜利!”
众人精神一振,把腰板挺得笔直。
跟随皇帝,即使是见惯大世面,但高级军官依旧是心潮起伏,难捺激动之情。
皇帝要求各军发挥出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的一不怕死,二不怕苦的顽强作风,奋勇当先,打出军威,为皇帝,为帝国争光!
但也要注意作战方法,发挥指战员的灵活机动性,减少伤亡,让更多的孩子胸前挂着勋章,衣锦还乡!
南华军士兵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,称为孩子不为过。
每逢大战,皇帝是必定强调要控制伤亡率!
可以说,南华军的人性关怀是官兵们热爱军队的一个重要原因,以往说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,军人们是炮灰,但在南华军里,则是千方百计减少部队的作战伤亡率和非战斗死亡率,只要能派子弹去的地方就不派军人,舍得在弹药方面花钱,还有个人护具上投入,军人们受伤和生病,则一概送医,不惜代价挽救军人们的生命---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朝鲜出的老山参被两中华包圆,百分之八十的老山参是卖给了军队,军队用来给军人们救命,调养身体,就连受伤的小兵都发给了红参制剂给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