剥了三四斤花生,她估摸着时间到了九十点了,就安排小家伙洗漱睡觉。可今天,这孩子揉揉眼睛却不肯配合了。
“夏夏,你每次睡着了都还偷偷起来做好多吃的,是不是?我今天不要睡,我要陪着你,我明天还要比你先起来,我给你磨豆子水。”
这孩子一旦犟起来,冯时夏也没办法。她琢磨着今晚还要花的时间,勉强同意了。
不过幸亏小孩提醒,不然她都忘记了要泡明天的豆子,这也让她想起来早上剩的还有一半豆浆没喝完。
豆浆放到隔天就会有沉淀,不坏都口感差了,倒了么又可惜,她琢磨着不如用来试下做豆腐。
做豆腐的步骤她懂,既观摩过好些影视剧和美食视频,也亲眼见过外婆做过不少回。豆浆煮开,点卤水成豆花,再压制成型即可。
这样做出来的豆腐一般色泽偏黄,口感比较硬,也叫老豆腐。
而另一种比卤水豆腐要细嫩一些的是石膏豆腐,制成的豆腐看起来也白一些。
在这两种传统豆腐制法中,大致步骤还是相同的,只是点豆腐的物质不同。相对来说,卤水豆腐保留的豆味会比较足一点。
比较现代的豆腐制法中,还有内酯豆腐,通常在市面上盒装打包出售,这种豆腐更细嫩,特别易碎,往往用于凉拌和汆汤,豆味会更淡一些。
听起来做豆腐很简单,但这边的豆腐味道都很一般,这就能说明要做出一板好豆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
点浆温度高一点,时间久一点,可能过老,反之可能松散不成形。就连豆腐最后的压制时间都跟口感密切相关,还有豆水比例、添加的凝聚剂的量的多少等细节把控,都是有影响的。
本来这些对于要求并不高的她来说完全都不是问题,可她目前的情况是连卤水或者石膏都没有,更别说内酯。
这样看起来她还想做豆腐是有些天方夜谭,偏她记得以前在化学课堂上听过的有一个貌似很神奇的方法,用白醋来点豆腐。
她现在就想用这一斤剩豆浆来试试,废了也不可惜。
豆浆再次煮开后她端开罐子冷却两分钟等降温,接下来用醋分次少量地搅拌到豆浆中点豆腐。做这一步她比较小心,因为豆浆少,她都几乎用滴的方式在操作。
开始还没啥反应,她都快以为这个是骗人的,可试都试了,她还是坚持搅拌,过一会儿,真的见到悬浮颗粒,有些出水了,这会儿她就没有再添加醋了。
胜利在望,她最后把罐子重新端上火加温了一分钟的样子,再搅拌一会,出现了更大的絮状物,豆水分离明显,豆花终于有了。
等里面的沉淀反应差不多完全,再用纱布滤出了里头所有的豆花包袱起来。
要正经做豆腐卖,最后一步是上能滤水的规整模具,上边压重物把豆花压实成豆腐。但她就整的这么一点都用不上正经模具,直接拿个碗压上了。
豆腐压成型需要一点时间,她放在一边先没管了,因为大锅里卤的肉和陶罐里白煮的腿肉都好了。她夹了一点酥烂的猪蹄皮肉给小家伙吃,别的在锅里没管,等它们浸泡入味。
煮好的腿肉沥干水分后肉质纹路清晰,很容易就掰成小块,但这还不够,她得把它们都撕成细丝。这是个细致活,别看才一斤肉,做起来也费时。
小家伙看着还有活干,碗都放一边了,自己去重新洗了手又来帮着撕肉。
冯时夏特别欣慰,本来枯燥的活反觉出一种舒压感来,那一丝丝完美扯开的感觉对强迫症来说特别治愈。
肉绒撕好了,最后一步只剩下炒制煸干,全程小火,添上适量的油盐糖酱,翻炒到肉松里的水分都蒸发光,变得金黄蓬松了,就可以了。
出锅的肉松俩人尝了一点,她觉得虽然还是比不上以前买的松碎,但肉香味足足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