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章 清东陵简介(7 / 15)

教等宗教中的吉祥题材石雕,尤其是在各帝、后陵的石五供以及乾隆帝裕陵的地宫内随处可见;[25]其中的佛教雕刻主要包括三世佛、四大天王、五方佛、五欲供、八大菩萨、二十四佛、佛花、法器以及藏文、梵文经咒等题材。[1]同时,清东陵内还大量使用了佛教中供奉在佛像前的“轮”(法轮)“螺”(法螺)“伞”(宝伞)“盖”(白盖)“花”(莲花)“罐”(宝瓶)“鱼”(金鱼)“长”(盘长)等八种神器、又名“八吉祥”的“八宝”。

民俗文化中的祥瑞题材石雕作品

清东陵石雕中还有大量民间文化素材,体现了“祈福文化”的主题,大多集中在各陵的石象生、朱砂碑、石祭台、华表以及丹陛石、券脸石上,主要是赋予某些珍禽瑞兽(如狮子、麒麟、大象、鹿鹤、骆驼等)、花木虫鱼(如松、竹、梅、兰、菊、牡丹、灵芝、萱草、荷花等)、器物(如古钱、典籍、犀角、宝珠、如意等)以及特定的几何图案(如圆环等)以吉祥含义,例如狮子象征“吉祥和权利”、骆驼象征“忠义”、獬豸象征“勇猛”等。

儒家文化中的吉祥题材石雕作品

由于儒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封建帝王统治,所以儒家学派在清代也产生一定影响,在清东陵景区中主要体现在“礼”“乐”“四艺”“致仕”等方面,因此,清东陵有许多反映儒家文化的石雕作品,其中,在裕陵、昭西陵、慈安陵、慈禧陵的石祭台上分别刻有炉、鼎、爵等礼器,体现了有关“礼”的题材;而在孝陵、景陵、裕陵的朱砂碑上,以及孝陵、景陵、昭西陵、定陵的石祭台上均雕有磬[qìng],景陵石祭台上雕有钹[bó],裕陵石祭台上雕有管、笛、笙、板、钹,昭西陵石祭台上还雕有钟,慈禧陵石祭台上雕有钹和笙,体现了有关“乐”的题材;景陵、定陵和裕陵的华表上雕有棋、书、画,昭西陵、定陵、慈禧陵、慈安陵、惠陵的石祭台上均雕有琴、棋、书、画,惇怡皇贵妃的朱砂碑上还雕有琴、书、画,体现了有关“四艺”的题材;此外,慈禧和慈安陵神道碑亭的券脸石上雕有“太师少师”“封侯挂印”等,体现了有关“致仕”的题材。

碑文

据不完全统计,清东陵中有顺治帝的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,共计1千余字汉文;有康熙帝的景陵圣德神功碑碑文,共计4千余字汉文;有乾隆帝的裕陵圣德神功碑碑文,共计2千余字汉文;还有其他碑文,共计近2万字汉文。其中,雍正皇帝爱新觉罗·胤禛以弘扬康熙“在位六十余年,功德隆盛,文章字数甚多,一碑不能尽载”为由将镌刻康熙大帝一生文治武功的圣德神功碑亭诏建两碑,一刻汉字,一刻清文,每个碑文长达4300余字,记载了康熙帝一生的丰功伟绩。

清东陵随葬品

清东陵的随葬品主要来自于裕陵地宫、菩陀峪定东陵地宫、容妃地宫和纯惠皇贵妃地宫中。

裕陵地宫随葬品

裕陵地宫中葬有6位皇室成员,包括“一帝二后三皇贵妃”,不仅是四座地宫中内葬人数最多的,而且内葬人物的品阶等级配置也高于绝大多数其他的清代皇陵,因此该地宫中的随葬器物较为可观,主要包括日用首饰、日用实用器物、素日喜爱之物等,不但器物数量较多,而且相较于其他三座地宫而言,该地宫中出土的器物种类也较为丰富。按照这些随葬品的主体材质,可将其分为铜器类、金器类和宝玉石类三大类。其中,铜器类主要有镀金铜锁、铜佛和铜爵等;金器类随葬品数量较多,主要为各式首饰,包括金帽顶、金鼻烟壶、金磬、金龙、金簪、金桃、金荷花、金团花、金鹤、金鸭、金花蝈蝈等;宝玉石类主要有猫睛石、琥珀珠、珍珠手串、珊瑚珠串、玉簪、玉镯、玉葫芦、玉狮、玉兔、玉鱼、玉羊、玉蝉、玉人、松石坠、琉璃坠、松石佩件、碧玉山水诗文方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