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三章:先见之明(2 / 3)

还望你在官家面前作证。”清州点点头:“这是自然,否则我也不会在这里等这一场了。”于敏放下心来,又见李卓然似有要事要告诉清州,便急着告辞,几个人相互揖别,于敏便带着大理寺一行人策马而去。

清州目送于敏离开,忙问卓然如何深夜寻至此处。卓然赶紧将史弥远偷袭江南山庄之事告知了清州,清州闻言大惊,忙问云华去处,卓然道:“云华早已骑马先去了,让我来和你商量个对策。”清州见此地不是说话的所在,赶忙上马,与李卓然行了半里,寻了个河边的小亭子,把马系了,令钱江在亭外看着,他二人进去说话。

方一坐下,清州便道:“云华只身而去,可是想到什么对策了?”卓然道:“云华走前与我说,他想要将梦棠和三月带到青云山,把史弥远带的人也引去那里,在山中将他们绕到迷路。”清州还等着听后文,见李卓然话音落了,忙问:“那江南山庄的其他人怎么办?”李卓然道:“史弥远急着去追梦棠,兴许就来不及处置山庄中人了。”清州有些疑惑道:“这话说得没有道理,史弥远发现梦棠不见了,定不会轻饶山庄中众人的。这……是云华的想法?”李卓然点点头,没有说话。

清州心中明白,纵是云华那样处变不惊的性子,在苏梦棠的生死之事面前,他也急得来不及思虑周全,便如此莽撞地救人去了,忙道:“卓然,你得把云华追回来,眼下得有官家的圣旨,让史弥远撤了兵,才算是真正解了江南山庄之围。否则梦棠怕是不会因云华而选择弃庄而逃,若是一番纠缠,恐怕他们都会陷入危险。”

李卓然急得走立不安,忙问道:“官家怎么会朝令夕改,召史弥远回来?”清州向远处河上的雾气中看了一眼,沉吟道:“咱们两手准备罢,既等大理寺查出史弥远的马脚,也让云华去求助于张贵妃,设法尽快见到官家。”李卓然听得一头雾水,忙问个中细则。

清州解释道:“那日郑德刚大人在望海楼中了埋伏,便有意卖个破绽,说玉丢了,只是为了让史弥远忌惮他会用昆山亭的玉作文章。史氏惶恐,担心郑大人拿玉与账目上的明细相照应,再加上昆山亭伙计的证词,这条证据便可做实,足以证明云头艳之事刑部有人收受了史弥远的贿赂。这样一来,云头艳这个案子的隐情便有机会揭露出来,程尚书和郑大人的冤情,便可化解了,因此郑大人料到史弥远定会派人来偷走账目。”

李卓然听得似懂非懂,问道:“郑大人确有先见之明,可清州你又为何在这里?”清州道:“你且听我把话说完嘛。下午我去大理寺时,听说郑大人一早便让于敏来昆山亭,将掌柜的与伙计都接入了大理寺保护了起来,又让于敏今夜带人埋伏在这里,我怕只有大理寺的人在,来日无人可做见证,便与钱江也在这里守着了。所以明日于敏将此事奏明,官家定会明白史弥远是要借水匪之事清除异己,自然会将他召回。”

李卓然恍然大悟,道:“原来如此,我只当郑大人着了史弥远的道,没想到,他是演了一出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’,倘若真能从侯真口中撬出什么事情来,恐怕史弥远身上的罪名,远不止构陷同僚这一条。”说到这里,他又蹙眉想了想道:“清州,此人脸上有道刀疤,你看到了么,他确实是那日我与云华在清平斋遇到的刺客,却未必是咱们在望海楼遇到的侯真。”

清州听卓然这样说,一时也疑惑起来道:“或许是我认错了?”李卓然忙道:“不是,我那天在望海楼见到侯真,见他与清平斋的刺客长一模一样,只是脸上没有那道疤,以为是他的伤好了,今日见到于大人抓的那人,才知道,他与侯真只是长相相似,却可能是两个人。”清州有些担忧起来:“你这样一说,我不免担心,万一此人不是史弥远的人,又该如何?”李卓然笑着劝慰他道:“不可能,除了史弥远的人,谁会无端去清平斋行刺呢。或许是一母所生的兄弟罢